谱写普惠金融新篇章,普惠机制开启新征程




2023年1月19日,广州市普惠金融发展推进会暨广州市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会揭牌仪式在广州大厦成功举行。会上,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三年工作成效进行了总结,并举行了政府性融资担保、保险共保体纳入普惠机制签约仪式。
百尺竿头思更进
2020年5月,广州市制定出台《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建立了财政支持的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合作银行机构发放的符合条件的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本金损失给予最高50%的风险补偿。2022年11月,普惠机制年度资金补偿总额从2亿元提高至不超过10亿元,进一步强化对合作银行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
普惠机制运行三年多来,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作为受托管理机构,在管理和服务上不断提质增效,保障机制运行顺畅,有效推动合作银行利用普惠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支持力度。广州金服协助主管部门先后遴选30家合作银行机构,基本涵盖了广州地区主要银行。截至2023年11月30日,普惠机制贷款授信额度1468亿元,实际投放1891.8亿元,实际投放超过63.5万笔,共惠及企业18.1万余户,户均92.5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88%。
目前,各合作银行结合普惠机制政策,已开发各类信用类产品近90款,有的合作银行在加入普惠机制后将普惠贷款额度提高1倍,不断强化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对普惠小微市场主体支持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敢贷愿贷能贷的市场环境。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广发银行在业务规模上排名前列,体现了对普惠金融规模和量的支撑;招商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广州银行在前两批合作银行中户均贷款金额最小,体现了对小额、小微的支持。普惠机制切实增强对普惠小微市场主体支持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敢贷愿贷能贷的市场环境,成为广州普惠金融领域的一张靓丽名片。
策马扬鞭自奋蹄
2023年8月,我市发布《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其中“健全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写在广州“民营经济20条”里的第一条,对普惠机制寄予厚望。为进一步强化普惠机制对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业务的支撑支持,广州金服在总结过去三年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市金融局开展对《管理办法》的到期修订工作,围绕调整风险分担模式、扩大普惠贷款补偿范围、提升重点产业领域补偿比例,有效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切实放大财政杠杆,推动我市普惠金融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
2023年8月31日,《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修订)》正式发布,普惠机制顺利进入第二个周期。同年12月,广州金服再次中标成为普惠机制的受托管理机构,并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已完成合作银行机构资格延续,以及合作保险机构、合作银行机构的遴选工作,修订后的创新举措都在逐步落地当中,普惠机制正式迈出新的步伐。通过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及保险机构,普惠机制从单赛道变为多赛道,让合作银行可以通过担保代偿或保险理赔更快获得不良贷款的风险补偿,整体补偿比例从50%提升至80%,进一步强化普惠机制支撑作用。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下一步,广州金服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不断优化普惠机制运行管理,协助主管部门,强化普惠金融对“百千万工程”、绿色低碳发展、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作用,促进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